手机看照片:放大了看 的习惯

——

那一周,只写下这一个标题。可能是影楼的生活太累,发散思维已停滞。

当时是觉得,现在的人,在手机上看照片,经常会局部放大了看。
放大了看照片,现在是理所当然的事。然后,「照片」的概念,就进一步瓦解掉了。
摄影师精心构一个图,但观众只想看他感兴趣的那个地方,于是放大了看清楚,那个构图也就没了。照片也就不是那个照片了。

只写这些,觉得这一周的博客有点单薄。想起,去年的某个时候,起草过一篇对于「在手机上看照片」的分析,当时本想作为批判发表出来,但后来觉得,单纯的散播负能量,没什么意思,就没发。
现在原封不动放在这里,末尾再补充完善一些当时漏掉的,和手机上看照片的好处,更完整平和中立的看这件事。

↓↓↓

《关于 手机上看照片》

——

由于手机看照片的普及,摄影所失掉的东西

——

颜色:

调色→假;不调色→low
对调色/调控的自觉←→对照片可信性的不再在意

「调色」在手机摄影/观影的过程中,成为显性的东西,即使是我妈那一辈人,都知道照片调色的好看与否、真假与否

目前为止,我还没看到过「普适」的调色风格,「调色」这一行为/过程本身已经成为摄影/观影的一个理所当然的组成部分,而不只是「后台的准备工作」。比如,我们看剧看电影,不会在意演员的化妆、场景的布置。虽然其实化妆师、美工的工作影响很大,但他们是隐在后台暗处的,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观影体验。但「调色」不是。手机(社媒)看片的普及,让「调色」也成了被看的一部分。
这个原因,可能是,以前的看片者,不参与照片制作;现在的看片者,只要自己也用社媒,自己也会拍照调色;即使自己不调,他看社媒上别人调的各种各样的调色风格,不得不对调色产生认知,因为调色风格太百花齐放了

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:画面尺寸变小,观者想不「一览无余」都难。而一览无余的一个可能后果就是,最先接受到的视觉体验,就是它的「整体色调」。当你在电脑上看一个缩略图的时候,最先看到的肯定不是构图之类的,而是颜色的风格

——

透视的压缩:超扁平化(对比大画幅)

空间感的弱化:跟人眼视野有关

横片所受创伤最大:横片更多的表现一个场景,一个空间,被压缩到竖屏观看的手机之后,观者极难「进入」那个空间。(这个现象不被重视的原因,我觉得是:最可能发现横片创伤的是「电视剧/综艺节目观众」,但大多数这类观众是横屏看节目的。而横屏的横片/电视节目,又差不多能达到让观者「勉强进入」的程度)

「透视」原本是摄影(以及很多跟平面有关的视觉艺术)中很重要的元素。在手机里,它直接被阉割,被无视了

博客时代/电脑上网时代过来的一代人,倒还好,至少有过去的大图经验做参照;可怕的是,不用电脑的一代人,在他们的印象中,摄影始于手机(拍照),终于手机(观看)。对他们来说,「透视」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于摄影体验之中。当他们成长为摄影创作(照片生产)的主力军,那时的摄影会是什么样

——

空间被压缩:场景被微缩

「小」是手机看照片的最大的特点。无论社媒生活照,还是客片写真照,还是假杂志的横屏观看假展览,其尺寸都超不多手机的长边(9厘米左右);某些为了排版留白的场合,照片尺寸可能连屏幕的一半都不到

「小」的直接结果是,本来可能具有冲击力的画面,会变得不痛不痒。照片这种静止的画面,它的信息是一瞬间传递到观者的视觉神经,其速度是一瞬间的事儿,如果第一个瞬间其冲击力没传递到,那后面「思考」出来、「品味」出来的,就是另一种东西了

「小」的另一个结果:对环境的不再在意。现在人走在路上都在看手机,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观看越来越少,获得视觉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手机屏。小屏幕对「环境」的视觉表现力能有多大,就不必具体分析了,肯定不大。反过来,小屏看片的普及,会逐渐打消以「环境」、「风景」为表现主题的摄影师的创作积极性;人像(写真)在越来越如火如荼

画面小,观者即使想,他也没有办法读取画面中的细节,因为看不清,看着很累眼睛。比如森山拍的小女孩的背影那张照片,如果只是在手机屏上看,那观者能看到多少「一个小女孩的背影」这个形象之外的东西呢?比如那泥土地的凹凸,观者真的能看清吗?丧失了细节信息的传递,我想,至少蛮大一部分摄影都没法做了,这活儿干不下去了

比如眼前出现一个地球仪。我们脑海中浮现的,不是任何地球上的事物的具体细节画面,而是「地球」这个概念。被微缩过之后的场景,也有类似的现象:概念抢先了(而在很多时候,用于「解决」一张照片的最方便的概念,就是「好看」、「不好看」;而这个好看不好看,主要也不是来自具体的细节信息,而是整体的调色色调,和光线(色调和光线其实也是身体性的感觉))

——

中远构图的式微:不抢眼、看不清 (大画幅的年代,即使照片很小,也会拍中远构图

一个有趣的现象:七八十年代,彩照冲印没普及之前,很多黑白照尺寸很小,但那时并不流行近景特写,一个原因或许是,条件有限,拍一次很难得,尽量一次多拍些东西进去;那时是大画幅,也确实能拍得进去

手机,由于感光元件所限,拍中远构图捕获的信息量有限;手机屏,由于屏幕尺寸所限,和液晶屏颗粒(LCD/LED元件)的大小、颜色/亮度表现的宽容度所限,其所呈现的画面的信息量也有限。结果,中远构图在手机看片的时期不再适用,逐渐废弃

——

横片的式微:可能是最大的变化

有目共睹,iPhone式智能手机普及之后,竖片越来越流行,原因不就那么单纯么,单纯到让人哭笑不得

——

皮肤的质感:手机上看不出皮肤的质感

——

细节的式微:细节的丧失/画面结构的简洁(简化)/视觉的简化/观察的简化/人的简化/

各种各样的简化。一方面是屏幕面基小,装不下复杂的东西;另一方面,手机上看照片的人,期望的体验,也不是复杂的,而是短暂的视觉愉悦

——

广角的变形:为了不变形,很多构图无法使用

iPhone到了4之后,等效135焦段变成35广角,那之后,各家的相机也都越来越广,安卓手机,28或24可能是主流。广角的变形严重。拍出来的照片,要么变形严重,要么构图角度缩减

变形严重的那些,「一看就知道是手机拍的」;不变形的那些,构图通常又都很死板,因为,只有横平竖直的构图,才能减弱画面边缘的变形

——

新趋势:自动调色相机 (帮用户省掉调色这一步)

之前,Huji流行过一阵子,模拟胶片的流程。后来不流行了,可能因为色调不耐看,出图等待时间太长

最近流行的是nomo,也模拟胶片的流程和色调,但更实用一些。但问题是,色调是否耐看,是个很大的问题

省掉调色这一步,是手机拍照的一大进步,它至少给图片带来了色调层面的唯一性,我上传到社媒的,可以不再是「调过色」的照片

——

照片的光线呈现

照片的呈现介质本身(屏幕)发光,这个从电脑时代就开始了。手机也是,而且细腻程度比电脑屏幕好。但有两方面问题:

使用手机的环境多种多样,环境光千变万化,很多情况下,环境光很亮,而手机屏又会反光

手机屏对低亮度的表现不是很好。暗部细节基本上不太能表现出来。《地中海1》的我的照片就是个明显的例子

——

照片的构图呈现:非全屏时画面中其他内容的干扰

手机上全屏观看照片不是主流(这一点,微信朋友圈做的算好的),有些社媒,干脆没有全屏观看的功能(比如ins,它一直在努力弱化(篡改)「摄影」/「照片」的概念)。结果,手机画面上的其他内容,比如微信上打开一张图,右上和右下,一直有个东西;屏幕最上方那一条,也对构图的呈现有干扰

手指绝大部分时候遮住一部分屏幕(拇指或食指),无论是往下滑动还是往右滑动

——

被看照片的角度:大部分是斜向上,几乎没有其他方向

手机本身有重量,需要手把它托住

屏幕可视范围有限

——

照片的定位趋于混沌

除非作者身份明确,照片编排形式感很强,否则照片不容易定位。有些半严肃的「创作」,也说不清它算是摄影作品还是只是拍着玩的

用来秀的生活照、客片写真、摄影作品、拍着玩儿的照片,混杂于统一物理平台,照片/图片的心理定位界线趋于崩坏(原本的话,不同类型的照片观看角度也不同,但在社媒时间线上,观者还能否做到那么迅速的观看角度的切换)

——

与照片的心理上的距离感:很多陌生人的照片

这一点从网络兴起就开始了。那之前,对照片的消费是杂志、画册、摄影展、家庭相册,照片都是有「作者」的。但现在的社媒上,很多照片是被当作没有作者的纯粹的「图片」来消费的,或者说,没人在意作者是谁(最典型的是tumblr),这跟之前对杂志和画册的消费还不太一样

面对这些「悬浮」的照片,观者在心理上的距离感,或许也是「悬浮」的,而且自始至终都落不了地

——

接触机会过多:麻木

网络普及的时候,就已经有「读图时代」的讲法。现在不这么讲了,因为没人看文字,只剩图了

照片想拍出「不一样的感觉」本来就是极难的事,尤其现在相机/软件的同质化这么高,手机屏幕尺寸又进一步阉割照片的多样性(ins就更不用说了),每天看那么多彼此差不多的图,麻木不可避免)

结果,(跟博客时代相比)社媒上的「摄影创作」越来越难,以社媒为主要发表载体的摄影创作者,大多知难而退(214不知还能坚持多久)

——

观者看照片的状态

「玩手机」「玩手机」,手机在手上是用来玩的,是用来打发时间的,而手机社媒上的照片,也就是在这种「玩」和打发时间的心态下被观看的,其观看的严肃程度可想而知

——

照片的排列:纵向(少数横向)长图占绝大多数

跟过去单张的纸质照片相比:手机社媒的照片永远有「先后」关系,不再有「散着放」的状态;永远是「框裱」的状态(无边框手机或许会带来改变?)

跟画廊等空间相比:手机社媒的照片只能线性排列,大多是纵向排列或拼长图,少量横向(假展览);不可能有「一面墙」或其他复杂的排列形式

「幻灯片」模式,在手机社媒时代,已经被淡忘;就算没淡忘,手机上的幻灯片,也是个鸡肋,因为太小

——

中性特点

——

照片不再变旧

——

照片的一过性:单张照片停留时间缩短

客片写真为例:微信收图 → 群、朋友圈发图 → 被点赞和评论 → 完

——

照片的触感的丧失

触到的,是手机屏上的玻璃

——

给单张照片加注释的习惯没有了(部分APP可加日期,但没有加注释的)

纸质照片,或许可以写一些文字在上面;手机内建的相册app,大多没有备注文字的功能,就算有,也没人愿意备注,因为那种习惯本身已经没有了

——

照片不可能被单个儿「偶遇」

所有「电子」的东西的通病,除了「整理硬盘」、整理手机相册以外,照片不可能被偶然遇见

——

照片不能被挂起来或贴在墙上

原理同上。电子的东西,永远被「存储」在「里面」,永远只能被动的等待你去「检索」它,或「整理」它。除了手机桌面或聊天背景图,照片始终是被动的,弱势群体,不再有强势的居高临下的「墙上的照片」

——

唯一性

一张照片通常至少有「原片」和调色后的两个版本

Huji / InstaMini / NOMO类的软件,稍微带来一点改观

但ins之类的,图片发表之前的选滤镜步骤,已经让人养成了「照片要先化妆然后才发表」的习惯与基本认知

——

体积感

手机上的照片本来体积感就极其稀薄。近年来,上滑或下滑就可以关掉图片的功能,让手机照片进一步的「图片化」

手机图,通常没有它自己的边缘,除非特意排版出边框,否则手机图都是紧贴着软件的边缘,或者屏幕边缘(全屏时);没有边缘,会产生「悬浮感」,而悬浮感是体积感的反面

手机图没有「文件大小 / 文件体积」的概念,因为社媒为了流畅的用户体验,会压缩图片,所有的图片体积都差不多(微信的「下载原图」或许是唯一的例外)

——

观者的「作者化」

看图看的也多,自己也拍,对那些构图、相机软件、滤镜、修图软件熟悉之后,更容易站在「作者」的角度去看照片,品评它的色调是否「好看」,液化是否过分,等等。更容易抽离,不容易被骗,不容易「进入」照片,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,社媒上那些照片都是「调过的 / 修过的」

手机拍照不像胶片傻瓜机那么傻瓜。手机相机软件的操作本身,门槛就比傻瓜机要高。调色的过程,又让拍摄者不知不觉扮演了照片冲洗工作者的角色。选9张图发出来的过程,又不知不觉扮演了图片编辑的角色。结果,拍摄者不仅是纯粹的拍摄者,他不得不做一个「作者」

——

如果不以「摄影」/「照片」的范畴去理解那些图片,而是信息传播的「新媒介」角度来看

需不需要在用词的层面,把「照片」跟「图」的词语区分着使用

「照片」之概念的边界在哪里:是否社媒上的所有图片,都可算作「照片」

如果不是,那不算作「照片」的那些,是否应该一律称作「图片」?

还是说,「照片」这个词没必要有固定不变的内涵,它的内涵可以被社媒软件随意的暗中篡改,无限扩大

如果是这样,有没有必要对不同形态的「照片」作细分?比如,纸质照片,手机照片,电脑大图照片,手工放大照片,低端喷墨打印照片,艺术微喷照片,手机长拼图照片,手机横屏浏览照片,手机版PDF电子摄影杂志照片,电脑版PDF电子摄影杂志照片,纸质摄影书照片,纸质摄影杂志照片

——

滤镜 / 调色 / 背景的无虚化与强行虚化

滤镜是手机摄影带来的新东西,跟PS里的滤镜功能不太一样,它是全自动、一条龙服务的。典型例子是ins的滤镜

调色原本是摄影师后台工作的一部分,是隐性的,现在则是显性的,是供观者看品评的一部分

背景虚化功能出现之前,手机拍照可以说是强行无虚化;出现之后,则提供了「强行无虚化」和「强行虚化」两个选项

——

「好看」是看照片的最主要目的

社媒上看到一张照片,称赞其「好看」,通常是在称赞这张照片好看。很少见到看到照片后称赞「她真好看」的情形

以「人」为拍摄对象的照片,被「写真化」了。观者倾向于把那些照片当作「写真作品」来「欣赏」。一方面是因为,里面拍的人我又不认识,对我来说她只是这组照片的「模特」而已;一方面是因为,作者拍这个照片的目的,肯定是为了把她「拍好看」,为的是「至少她在这组照片里是好看的」,为的是「照片的好看」;一方面是因为,观者心知肚明,这只是照片而已,不能当真,谁也不知道她实际是长的什么样子

而被拍的人,她自己也并不在意照片跟她实际样子的差别。她只求照片里的她是美的,也只在意这个(这一点大概不是新出现的,古代可能就这样)

——

照片(图片)的阶级性

精心调色、选编的,作为「高级」的摄影作品

未调色的,或调色不明显的,作为「只是记录」。典型的例子,是尾仲浩二在推特上发的佳能卡片机拍的生活照(甚至连生活照都称不上,「只是种记录」,或者说是种实时报道)

不同的社媒平台,也处在不同的阶级:ins比较高级,朋友圈比较「日常」,微博比较「俗」,豆瓣比较「文艺」,lofter比较「小清新」,图虫比较「老法师」,tumblr比较「杂」,摄影师个人网站比较「装逼」。总之,没有博客时代那种既严肃又活泼的平台。从选择平台的时间点,你就已经给自己的照片定了性

——

大的方面

——

智能手机出现之后,手机上看照片很快就被无缝接受了(就连ins的强制正方形都可被无缝接受),由此可见:

手机社媒用户对照片观看体验的要求不高

手机社媒用户的适应性(可塑性)很强

↑↑↑

(以上是原文。以下是新写的:)

——

几点补充

——

关于记忆:
手机照普及,记忆形态的改变
不同时代,照片对人的记忆的不同承载

——

关于横片:
后来我发现,很多人在手机上看剧看综艺,都是竖屏看的,那么小的画面他们都能看。。。

——

关于皮肤质感:
手机屏清晰度高,能看出一定程度的皮肤质感(如果有的话)

——

细节的式微:
BBC摄影演义提到,摄影刚出来那阵子,让大家惊奇的,就在于很多「表现主体」之外的其他「细节」的强行乱入。但现在由于相机/修图技术发达,主体之外的细节又可以被强行虚掉或者「p掉」。

——

自动调色相机:
后来似乎并没成为主流。nomo后来也没怎么见人用过了。从若干可选预设滤镜选一个,似乎是现在的主流

——

BBC摄影演义提到,摄影产业自始至终就是跟商业挂钩的。现在也一样。手机上看照片,只是跟摄影有关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段。就像以前大家都在一块金属板子上看照片一样。所以也没必要抵触。照片的存在形态,只可能越来越多样,越来越自由。

——

社媒上的「摄影创作」:
后来发现,新的流行风格依然会一波又一波的出现。最近流行的风格,用毛毛的话来讲,就是「网里网气的」风格。具体不做分析

——

「好看」是看照片的最主要目的:
我的个人目标是,通过自己的行动,篡改「好看」这一词的用法

——

手机上看照片的优点:
小巧
方便
轻便
便携
容易备份
传播方便
画面细腻
颜色好(跟一般显示器比)

——

当时,别的朋友对自己的这些手机焦虑似乎不以为然,大概他们觉得,严肃对待摄影的人,依然在用相机,依然在买画册。
但我刚才想了一下,之所以我对手机看照片的流行如此敏感,是因为国内其他媒介看照片的文化并不强,很容易就被打没了。
很多严肃对待摄影的人,后来都妥协了。微信公众号是所有这些人的归宿,我自己也是。
zine的形式,如果成本够低,或许保留一丝希望。

类似于听音乐,若干年前,小城市还有(盗版)音像店,能买到磁带,CD,但mp3流行起来之后,瞬间全没了,后来甚至mp3也没了,只剩串流平台。磁带CDmp3文化也没了(转为极其小众),或者说,那些选项没了。

书啊,可能也快了?应该还没有吧。书有点不一样

2019.3.18